留学大众化趋势凸显 留学目的地更为广泛

2025-04-22 89

  近日,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《2025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》,展示了全球留学发展的最新趋势,分析了我国留学发展近况与变化,解读了留学回国人员发展的新动向。

  蓝皮书显示,当前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在稳定增长,留学大众化趋势凸显,留学目的地更为广泛,且大部分海外留学人员更愿意回国工作,且超半数回国意愿增强,期待就职岗位集中在金融等热门行业领域。这些趋势表明,中国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时,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留学目的国,如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等,而是开始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扩展,体现出留学选择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特征。

  多元化趋势重塑全球教育格局

  当前,我国出国留学目的地呈现多样化趋势,包括亚洲、欧洲、大洋洲等六大洲的10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蓝皮书首次从安全、成本、学术环境、就职支持等维度对留学国家进行评分。结果显示,英国以8.9分居首,新加坡8.7分、加拿大8.5分紧随其后,美国则以7.8分滑落至第四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留学环境综合评价方面,新加坡在留学环境综合评价安全与成本方面指数排序第一。美国在28个被评价国家中排名第四,落后于英国、新加坡和加拿大,地缘政治紧张、留学专业限制、安全预警频发等是主要原因。

  英语国家持续领跑但内部差异明显。美国仍是中国学生首选目的地,2025年预计接收约22万中国留学生,但增长率放缓至5%。签证政策波动与安全疑虑促使部分学生转向其他选项。英国凭借PSW签证优势及较短学制,留学生人数预计达12万,创历史新高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复苏强劲,分别预计接待9万和8.5万中国学生,得益于宽松的政策与宜居环境。

  欧亚国家崛起形成新增长极。德国(预计5.2万人)、法国(4.8万)的公立大学免学费政策吸引工薪家庭,工程与商科成为热门选择。荷兰(2.5万)、北欧国家(合计3万)凭借英语授课项目和高性价比赢得关注。亚洲地区,新加坡(3.8万)和日本(4.2万)保持稳定,马来西亚(1.5万)和泰国(1万)因成本优势成为新兴选择。

  “一带一路”教育合作成效显现。伊朗、越南、厄瓜多尔等新兴国家通过宽松的签证政策与特色学科吸引留学生。例如,伊朗德黑兰大学因历史文化和语言研究资源,近年中国学生申请量增长超30%。

  专业选择:技术驱动与就职导向并行

  在留学专业选择方面,蓝皮书显示,中国留学生主要在海外学习理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和工学相关专业。同时,人工智能、绿色能源、生物医药等领域成为热门方向,60%的归国留学人员投身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。这表明,中国学生在做留学决策时,不仅考虑个人兴趣,还考虑专业的就职前景和市场需求,体现了更加理性和目标导向的留学选择策略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STEM学科热度不减,但部分国家的政策限制促使学生转向更开放的地区。例如,德国因宽松的工签政策与低廉的学费,吸引中国学生转向其机械工程与可再生能源专业。

  就职趋势:新兴产业成为人才吸纳主力

  随着国内产业升级,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已成主流。北京地区60%的归国留学人员从事人工智能、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,80%的创业者集中于新质生产力领域。《蓝皮书》指出,回国留学生北美学位占比持续下降,英国、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主要留学国家的占比也在逐渐下降。同时,硕士是留学回国人员的主力军,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中,从亚洲学校获得学位的占比进一步增加。就职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偏好也推动留学服务升级,多国高校在招生阶段即提供职业规划咨询,并与中国企业合作搭建校招平台。例如,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通过校企合作,使中国留学生就职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%以上。

  留学人员回国就职的趋势持续增强,表明中国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,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甚至加强。

  来源:《留学生》杂志
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!

上一条: 中产家庭赴美留学,已经成了真正的鸡肋 下一条: “一带一路”掀起“新留学热”,2025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广州站举行

网友评论 共0条
著作权归新期国际留学所有。禁止一切搬运转载,商业转载请联系【400-1150-155】获得授权!